时间:2021-04-24 10:47:41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http://www.360doc.com/showweb/0/0/973881143.aspx 《庄子·养生主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: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为梁惠王宰牛,他拿着刀,麻利地干着活。 梁惠王看得出神,不禁喝彩道:“啊,太了不起了!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如此高超呢?” 庖丁说:“我喜欢研究事物本身的规律。刚开始学习宰牛时,看到的是整头的牛。苦练了三年之后,我看到的就不是整头牛了。而现在,我闭着眼睛都能宰牛。每次宰完牛之后,我就会把刀擦拭干净,下次再用。” 庄子可能是最会讲故事的哲学家,他通过《庖丁解牛》的故事,就告诉了我们人生的三种境界。 1 志存高远,用心生活 庖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庖,最重要的是他有远大的理想。 他刚开始宰牛就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:他要探究牛的身体结构,掌握规律,而不仅仅学会宰牛这么简单。 这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反观事业成功的人,无不立志高远,探求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。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,讲的是三位砌砖工人的工作态度。 有人问他们:“你们是在砌砖吗?” 第一位工人爽快地答道:“对,我们是在砌砖。” 第二位工人也跟着说:“对,我们是在砌砖。我们每天在做每小时1美元的工作。” 第三位工人则摇了摇头,说:“你问我在砌砖吗?不!我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。” 后来,前两个砌砖工人一生都是砌砖工人,他们没有大的志向,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,赚取养家糊口的钱;而第三个砌砖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,是因为他树立了远大的目标,工作有了方向。 古人云:有志者,事竟成。 现实生活中,人们做事的目的不同,最终的成就也大相径庭。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,用心生活,才能把生活过成一首诗,获得成功的人生。 2 坚定执着,追求卓越 庖丁树立远大目标后,就开始苦练本领,他知道这条路不好走,但他并没有放弃。 刚开始宰牛时,他看到的是整头牛,一个月就换一把刀;三年后,他看到的已经不是整头牛了,而是牛的胫骨和脉络,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宰牛经验。 在这艰难的奋斗过程中,庖丁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,而是专心宰牛,拒绝外界的诱惑,一心一意,为自己的理想默默耕耘着。 正如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人王振华,60岁时,做了一个年轻的梦。 他历时五年,不用一颗钉子,不用一管胶水,经历十多万步骤,共7108个零件,其中最小的零件只有两毫米,用全榫卯结构复刻了天坛祈年殿。 现实生活中,像王振华这样的人,依然很多。 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工匠精神,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,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。 他们对细节有更高的要求,追求完美和极致,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,把品质从0提高到1。 虽然利益很少,但他们传承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,造福于世。 在我们的生活中,只要用心去做某件事,比如健身、阅读、写作等,并且持续做,福报会在未来的某个时期等着你。 3 收敛锋芒,踏实做事 庖丁经过十九年的反复研究,终成一代名庖,替梁惠王宰牛,凭借自己的一份执着,终于成就了自己。 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成功后并没有骄傲自大,目无他人,而是宰完牛之后,认真把刀擦干净,收好,下次再用。 做人做事应当如此,即使你位于高处,也应收敛锋芒,踏实做事。 有一位博士在找工作时,被许多家公司拒之门外,万般无奈之下,博士决定换个方法试试。 他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,以一种最低的身份去求职。不久,他被一家电脑公司录用,做一名最基层的程序录入员。 没过多久,上司就发现他才华出众,竟然能指出程序中的错误,这绝非一般录入员所能做到的,这时,博士亮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书,于是老板给他调换了一个与本科毕业生对口的工作。 过了一段时间,老板发现他在新的岗位上也游刃有余,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建议,这比一般大学生要高明,这时博士亮出自己的硕士身份,老板又提升了他。 有了前两次的事情,老板也比较注意观察他,发现他还是比硕士有水平,就再次找他谈话。这时博士拿出博士学位证明,并说明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,老板恍然大悟,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。 《菜根谭》说:“鹰立如睡,虎行似病。” 意思就是说: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,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,而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反而不会炫耀,不显才华。 低调是一种修炼,一种做人的境界。 当自己处在不利地位,或者危难之时,不妨先退让一步,这样做,不但能避其锋芒,脱离困境,而且还可以另辟路径,重新占据主动;当身处有利形势时,更要放低姿态,谨慎处事,规避风头,才能走好人生路。 读懂了庄子的这则庖丁解牛的故事,你就读懂了人生的三重境界。 学会立志高远,就不会浑浑噩噩地过日子,而是用心生活; 学会坚持探索,就不会敷衍了事,而是达到极致; 学会收敛锋芒,就不会自高自大,而是懂得生命的规律。 这样的人,内心富足,生活安宁,自得其乐。 |
上一篇:庖丁解牛是一种境界
下一篇:没有了